SAP中有很多“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”的东西。它超级强大和灵活的可配置性给顾问们带来方便的 同时,也带来了挑战。同样的业务流程,同样的系统,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结果对用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。由于做推广项目比较多,我经常会见到一些被我认为是很变 态的global template。比如大型企业集团中的物料类型搞出成品、原材料之类的物料类型,导致后上线的企业无所适从:本公司的成品是已经上线的公司的原料,怎么 办?这里说句题外话:物料类型这个东西我觉得还是越简单越好。最好不要搞什么原材料半成品(这个问题交给评估类去解决)。 把 话题拉回来。采购批准策略的设定就体现了这种思想。批准组,批准代码,批准策略,怎么样设置?尤其是批准代码。有些公司的批准流程比较复杂,分好多个层级 好多个人,满足不同的条件的单据,要分别到不同的人员那里去审批。有时候,一个人要身兼数职:这一类的单据的一级审批要他来做;另一类的单据的二级审批也 要他来做。怎么办? 我的经验是,批准代码这个东西就象是授权卡。一个人可以有多种授 权,但是从使用者角度出发,这个人应该只有一张卡。有点类似于single logon的概念。这一个人使用一次授权卡,应该可以把他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全部处理掉。因此,批准代码这个东西,最好是根据人来设置。对不同的单据,设置 不同的审批策略,使得这个人职责范围之内的所有单据,轮到这个人的审批层级的时候,都会用到这个批准代码。这就是批准代码的设计原则。如果是按照层级来设 置,那这个人有可能在做批准的工作时,会要一遍一遍地输入他的批准代码。相当于他有好几张卡,要分别去刷。每刷一次只处理一部分业务。
|